学院网址:http://www.cdkfdx.com     学院博客:http://scdianda.blog.163.com   |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首  页
学校概况
校园文化
新闻资讯
教学教务
招生信息
证书样本
在线报名
联系我们
网上报名
     教学教务
·教学支持
·教务管理
·复习资料

 扫一扫微信咨询报名

   当前位置:首页教学教务 》 锟斤拷学支锟斤拷
浅谈电大课程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4-01-23 12:53:36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摘要:

本文简单总结了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反省目前在电大课程教学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思考其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

电大  课程教学设计

作为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学历课程的主持教师之一,应该认真思考如何针对不同的课程,科学地设计其课程教学方案,以便为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课程内容的组织、教学的组织实施、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教学评价的实施做好系统的准备。值此研讨之际,小书一文,认真总结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反省目前存在的问题、思考其改进的方向。

一般来说,学历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了如下基本内容:

一、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比较好操作的是参照[美]B.S.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着重指出在学员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对于电大开设的众多理论性课程,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都可以细分,可以参照布先生对人认知领域“记忆知识、领会知识、应用知识”等的教育目标的具体分类;电大课程在情感类的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愚以为其一直是一个弱项,如何让电大学员从情感上关注我们的课程,对课程产生兴趣,接受课程内容传递的价值观念,最终使学生内化这种价值,形成其一般的态度和完整的个性,这恐怕是电大课程具有源源不断生命力的关键。

在教育组织行为学课程的设计中,我们力图突破这一点,在初稿中草拟了如下教学目标:

例1:“教育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认知领域

知识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识记、理解,学生掌握有关学校组织的经典理论、学校组织的结构、学校组织内的激励、对学校组织的领导、学校组织中的群体、学校组织的文化、学校组织环境、学校组织的变革等相关概念、原理;掌握学校组织设计、工作设计等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如下能力:

1、学生领会、理解所学知识,将上述原理、方法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的能力。

2、学生在教育工作实践中,在具体的学校组织情境中应用上述原理和方法的能力。

3、学生针对有关学校组织的案例,分析学校组织要素(目标、任务、沟通、结构、领导、气氛等),分析相关关系(如学校组织结构与学校组织行为合理性,学校组织领导方式与组织行为合理性的关系)的能力。

4、学生在对个案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为组织个案的问题解决进行设计、规划的综合能力。

5、学生对组织个案的行为进行科学评价的能力。

(二)情意领域

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养成学生本人处理组织与个人关系的正确态度,形成其对具体个案的组织行为的正确的价值判断,涵养学生对组织的认同感、责任感、归属感。

(三)行为领域

使学生能根据组织目标适当调整个人的行为,成为实现组织目标的积极参与者,并积极为学校组织的工作设计、文化营造、变革发展献计献策。

但后来课程组在征求了专家意见之后,将此部分内容作了精简。尽管如此,我认为这种做法是比较系统、全面、值得深思的。只有在目标定位上全面、系统,才能给课程内容在设计和组织上留出生动的空间。

二、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尤其是文字教材的优化设计是电大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目前电大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多是在普通高校学科专家的率领下,严格信奉“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的取向,选择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学科知识作为电大学员的教材。这种简单粗放的内容选择,忽视了成人的工作生活经验,没有考虑成人的学习心理,没有以学生的兴趣和发展为取向,无形中给成人的学习带来了书面语言表述上、学术话语沟通上、学习方法上的诸多障碍。而实际上我们知道,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一味强调“技术理性”,忽视“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给学生带来的这种压抑、专制、封闭的教育情境,最不可遏止地发挥了“潜课程”的负面效应。因而,我们常常听说,许多学员反映教材内容枯燥、离现实较远、篇幅长、难学难记、厌烦教材、根本谈不上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开挖和创造性地应用。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建议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学习港台地区和国外的学术著作,在教材中多加一些实例,多加一些朴实的引导话语,多留出一些空间让学员来参与补充教材内容,这样,学员会更加珍视这种人性化的教材,会更以这种教材而倍感亲切,学习也会更有动力。

在教育组织行为学教材中,我们在每章后设计“研究与探索”板块,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问题研究的形式启发学生对学校管理领域中组织行为相关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体会如何针对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科研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科知识和教育实际的联系,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启发思维、激发学习兴趣的功效。

在今后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中,我会结合新课程的特点,更多地在教材的主体部分增加一些实例,多用引导性、启发性的话语,多留一些空间让学生来创造,多预留一些导学小资料、参阅文献或书籍名录,以便其拓展知识。对于已经成型的文字教材,可以考虑在网上辅导资料、形成性作业等环节多做一些设计。

当然,电大的教学内容是多种媒体的,不仅有文字教材,还有音像教材、网络课程和课件、流媒体文本资料,但一个最根本的前提是多种媒体互为补充、互通有无。目前电大诸多课程的多媒体资源在内容上严重重复,在功效上各种媒体各不鲜明,这一方面与资源建设赶场子似的速度有关,另一方面是缺乏较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从我个人仅有的一点经验来说,我觉得音像教材应该以分专题系统讲授和课程中易于用形象手段表现的内容为主,系统讲授的内容不应该照搬文字教材,而应该是分专题对内容的分解、解释、联系实际和拓展;课件可以是对某些重点、难点专题的攻关;网络课程则可以是从基础知识、专题、重难点到知识拓展、测试、反馈等一个学习系列的囊括。

三、课程教学方法

中央电大主持教师虽然并不直接参与教学,但其好的教学方法的设计,也能对地方电大课程的辅导教师、面授教师起到一个好的借鉴作用。

例如,课程哪些部分内容适合系统讲授;哪些部分适合组织“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辅导教师如何参与到对话和讨论中;哪些部分内容适合学生自学,该给学生准备哪些有助于学生自学的教学手段,估计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在全国大教研组的研讨下,主持教师应该考虑和设计的问题。

而我们目前大多数的课程内容还没有细化到根据具体某一内容来设计各异的教学方法的程度,这也正是我们把教学设计工作做细的努力方向。此外,在BBS网上会议室研讨中、在新课程师资培训中,也可以增加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专题研讨,以便群策群力、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和在全国推广。

四、课程教学组织

对教学组织的设计也是一样,哪些内容适合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分组学习,教师如何指导各组的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别教学,个别教学中怎样安排作业和单元测试、怎样安排成绩记录、怎样安排实验或调查、怎样帮助学生自定学习步调、怎样指导学生使用助学资料、是否有必要安排学过该科目的学生或学习较好的学生担任助理等等,这些都是在具体的教学组织中应该细致考虑的问题。

五、课程实施

在对课程实施的设计中,要列出多种媒体学习资源的内容、功效和使用顺序列表和配套使用建议;此外,应该鼓励地方电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敢于对专家设计的教学资源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和批判;若有条件,应该组织全国大教研室集体备课;应该鼓励地方电大教师自荐优质的教案以便推广使用。

总之,课程实施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电大主持教师一定要深入到实施一线,多和教师、学生沟通,对实施中反馈出的问题及时调整、解决。

六、课程评价

在电大课程评价的设计中,大多数老师都考虑到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册)、终结性考核的设计与使用问题,有的甚至还探索了多种多样的形成性考核形式。

针对学生的评价,目前应该改进的主要有:应该多一些质性评价、多一些学生的自评、在评价中尽量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

但是目前对电大所使用的课程计划和所开发的课程资源,似乎却没有一个来自于使用一线的规范的、长效的评价机制。哪些课程真正受学生欢迎,对这门课程各种教学资源的评价如何,设计的哪些方面值得其他课程组学习,哪些方面还应该改进等等信息,课程主持教师只能零星地获取。

我们建议一方面学校加强对这一层面问题的管理;另一方面,作为每位主持教师,只能是多鼓励地方电大教师和学生来反馈,针对文字教材、音像资料、教学课件、网上文本资料、考核设计等各项内容的信息。

总之,课程教学设计是一门集学科内容和教学艺术与一体的学问。今后我们在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结合课程特点,尽量考虑“知、情、意、行”等各方面的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努力设计人性化、内容生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教材资源和其他助学资源,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要合理设计其种类和功效;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创造性地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并要及时总结此种方法的利弊;在教学组织的设计上,要形式多样、便于实施;在课程实施的设计上,应该更加密切联系教学实际;在课程评价的设计上,应该有更多被评价者积极参与,有更丰富的评价内容,更多元的评价标准。通过这些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不把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视为对学生的控制过程,而视为对学生的理解与解放的过程”。

 
官方网站:http://www.cdkfdx.com 官方博客http://scdianda.blog.163.com   官方公众微信号gkdxzx

Copyright 2008-2015 Powered by scdianda.com,成都执讯商务管理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28-87771980 学校邮箱:cdkfdx@foxmail.com 备案号:蜀ICP备15010525号